定性研究中的伦理对于保护参与者和确保研究的完整性至关重要。研究人员应采取知情同意、保密和反思等措施,尊重参与者的自主权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介绍
研究伦理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因为它是维护科学诚信的基本支柱之一。定性研究因其能够深入探索人类经验而脱颖而出,但这种深度也带来了重大的伦理责任。根据美国心理学会(APA,2017)的一项研究,研究中缺乏伦理实践不仅会对参与者造成不利后果,也会损害研究本身的可信度。因此,研究人员必须在研究的各个阶段遵循伦理标准。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道德原则以及可以实施哪些实用策略来确保参与者的保护和研究的完整性。
定性研究中的伦理概念和定义
定性研究中的伦理
定性研究中的伦理是指指导研究开展的一系列原则,旨在确保参与者的保护和研究过程的完整性。这包括考虑知情同意、保密性和反思性等问题(Liamputtong,2007)。
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是告知参与者研究的目的、方法、风险和益处,使他们能够就参与做出知情决定的过程。此过程应被视为研究人员与参与者之间持续的对话。清晰透明对于确保参与者充分理解利害关系至关重要 (Beauchamp & Childress, 2013)。例如,在进行心理健康研究时,研究人员应清晰解释讨论个人经历的潜在风险。
反过来,了解知情同意对未成年人(无论是儿童还是青少年)适用的方面至关重要。具体而言,授权取决于参与者的法定代理人,尽管如此,如果未成年人事先获得了成年人的同意,他或她可以决定是否参与。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必须了解其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关法规,例如,在某些国家/地区,16岁以上的青少年可以给予同意,而在其他国家/地区,则需要18岁以上。
反身性
这 反身性 反思性是研究者对其角色及其对研究过程的影响进行的批判性自我分析。它要求研究者意识到自身的信念、价值观和经验如何影响数据收集和解读(Finlay,2002)。反思性可以丰富分析,并有助于减轻可能影响研究的偏见。例如,记录研究日志来记录他们的反思就是一种有益的做法。
基本道德原则
1. 尊重自主权
研究人员必须尊重参与者的自主权,确保他们有权决定是否参与研究。这包括提供清晰易懂的研究信息 (Beauchamp & Childress, 2013)。
2. 仁慈与不伤害
研究人员有义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参与者的获益,并尽量减少其潜在危害。这需要仔细评估与研究相关的风险,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Liamputtong,2007)。风险评估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随着研究过程中新信息的出现而不断调整。
3.正义
研究公正性是指确保研究的利益和负担在所有社会群体之间公平分配。这意味着避免对弱势群体的剥削,并确保所有群体都能平等地获得研究成果(Vidal,2022)。
确保参与者的机密性
保密性是定性研究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人员应实施策略来保护参与者的身份和数据。一些最佳实践包括:
- 数据编码 或假名: 为收集的数据分配代码,而不是使用名称或个人标识符,以保护参与者的身份,或者使用虚构的名称(Liamputtong,2007)。
- 安全存储:使用安全方法来存储数据,例如加密和限制访问,以防止信息泄露(Grande Ratti 等人,2024 年)。
- 同意披露:在分享任何可识别参与者身份的信息之前,都要获得参与者的同意,即使是在出版物或演示文稿中也是如此(Beauchamp & Childress,2013)。
定性研究中的反身性
反思性是一种重要的实践,它使研究人员能够认识并反思自身在研究过程中的影响。这可能包括:
- 研究日记:记录研究日志,研究人员记录对研究过程的反思、与参与者的互动以及他们自己的情绪反应(Finlay,2002)。
- 小组讨论:与其他研究人员一起参加讨论小组,分享有关伦理和方法问题的经验和思考。
- 监督和指导:寻求更有经验的同事的指导,讨论道德困境并获得有关研究方法的反馈(Liamputtong,2007)。
定性研究中缺乏伦理的影响
定性研究中缺乏伦理可能会对参与者和科学界造成严重后果。其影响包括:
- 对参与者的损害赔偿:不道德的研究会对参与者造成身体、情感或心理伤害,危害他们的安全和福祉(圣保罗大学里贝朗普雷图药学院 [FCFRP-USP],2020 年)。
- 对研究的不信任:研究丑闻可能导致科学界普遍不信任,从而难以接受新的研究和发现(Pinto,2015)。
- 法律后果:不遵守道德准则的研究人员可能面临法律行动,包括诉讼和专业制裁。
定性研究伦理常见问题及错误
道德与合规之间的混淆
研究人员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混淆伦理与合规。许多人认为,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就足以确保研究符合伦理。然而,伦理应该被视为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进行反思和调整 (Beauchamp & Childress, 2013)。
低估知情同意的重要性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在知情同意过程中未向参与者提供足够的信息。这可能会损害同意的有效性和研究的完整性。研究人员必须确保参与者在同意参与之前充分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 (Padilha 等人,2005)。
伦理对技术研究和使用的未来影响
随着定性研究的不断发展,伦理准则也必须随之调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需要研究人员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研究人员必须做好准备,考虑数据隐私、数字环境中的知情同意以及研究的社会责任等问题(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2021)。
良好研究实践的技巧
- 寻求指导:面临道德困境时,务必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寻求指导。分享经验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Finlay, 2002)。
- 保持沟通畅通与参与者建立清晰且持续的沟通,告知其数据的使用方式以及他们随时退出研究的权利。此外,对于数据收集工具,例如录音、书面笔记和/或视频,务必与参与者就其程序达成一致 (Grande Ratti 等人,2024)。
- 定期审查道德准则:始终了解您研究领域的道德准则和最佳实践(FCFRP-USP,2020)。
结论
合乎伦理且负责任的定性研究对于保障参与者的权益和结果的可信度至关重要。研究人员应采取反思和积极主动的方式处理伦理问题,确保其实践不仅符合法律要求,还能维护相关人员的福祉和尊严。通过遵循本文讨论的最佳实践,研究人员可以为更符合伦理规范、更致力于解决各种研究问题的研究领域做出贡献。
行动呼吁
我们诚邀您分享您在定性研究伦理方面的经验和观点。您如何在研究中处理伦理问题?此外,欢迎探索这个平台。 requalify.ai提供工具和资源,帮助研究人员在研究中践行良好的伦理规范。携手共进,我们定能推动更合乎伦理、更负责任的研究。
术语表
- 反身性:研究人员对其角色及其对研究过程的影响进行批判性自我分析的实践。
- 仁慈:涉及最大化参与者利益和最小化参与者伤害的道德原则。
参考
美国心理学会。(2017 年)。 心理学家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 https://www.apa.org/ethics/code/
Beauchamp, T. L. 和 Childress, J. F. (2013)。 生物医学伦理学原则. 牛津大学出版社。
圣保罗大学里贝朗普雷图药学院(2020)。促进良好科学实践的指南。科学活动中的道德与诚信。 https://fcfrp.usp.br/wp-content/uploads/sites/528/2020/12/Boas-Pr%C3%A1ticas-Cient%C3%ADficas-da-FCFRP.pdf
Finlay, L. (2002).“出柜”研究者:反思性的起源、过程和实践。 质性健康研究,12(4), 531–545。 https://doi.org/10.1177/104973202129120052
Grande Ratti, M. F.、Murature, D.、Sánchez del Roscio, A.、Frei, S. 和 Benítez, S. E. (2024)。定性研究中的伦理。 意大利 B.Aires 医院牧师。 44 (1):e0000295。 https://ojs.hospitalitaliano.org.ar/index.php/revistahi/article/view/295/266
Liamputtong,P.(2007)。 研究弱势群体:敏感研究方法指南。 SAGE 出版物。 https://doi.org/10.4135/9781849209861
Padilha, MICS、Ramos, FRS、Borenstein, MS 和 Martins, CR (2005).研究人员的责任或我们所说的研究伦理。 文本语境护理. 14(1):96-105. https://www.scielo.br/j/tce/a/JmGdS5LFhF5DzSLSWgZpRGL/?lang=pt#
Pinto, PT (2015).科学中的伦理失误:它们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避免。 新热带自然 46(2): 33-38. https://ri.conicet.gov.ar/bitstream/handle/11336/71482/CONICET_Digital_Nro.3787d51d-1468-471d-af46-2be00a727666_A.pdf?sequence=2&isAllowed=y
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2021)。《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建议》。 https://www.unesco.org/es/artificial-intelligence/recommendation-ethics
Vidal, EA (2022)。生物伦理正义原则在调查中的应用。贡献者
团结原则和社会责任理念。 UCA——生活与伦理, 2: 113-129. https://repositorio.uca.edu.ar/bitstream/123456789/16456/1/aplicaci%C3%B3n-principio-bio%C3%A9tico-justicia.pdf